“数”说2023|北大医学科研这一年
筑创新平台,结科研硕果。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双一流建设的“临床医学 x”战略为引领,不断开创发展思路、完善创新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塑造科研优势,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年,北大医学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8人,科研人才梯队获得持续完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获批其他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5个,科研基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数量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项,科研项目数量再创新高;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1项、3位专家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3位专家获评首届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奖项连破纪录;成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推动各附属医院成立科协,上线“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微信小程序,营造学术交叉氛围,树立青年人才榜样,持续推动北大医学科技创新聚势赋能。
这一年,北大医学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开创新思路、开辟新赛道,积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这一年,北大医学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梯队、夯实科研基地、培育科研项目、推动奖项申报;这一年,北大医学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加强学术交流,坚持“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打造新媒体矩阵,推动医院成立科协;这一年,北大医学科研“数”造了一个又一个靓丽的成绩,绘就了一张又一张拼搏的画卷……
01这一年,北大医学科研人才梯队持续完善
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培育科技人才团队,通过构建“金字塔科研奖励体系”等多种方式,注入人才团队发展新动能。这一年,北大医学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现有两院院士增至18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8人,取得量的重大飞跃,较历史最高点翻倍,并领先兄弟院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4人,同比增长一倍。
为支撑北大医学人才梯队持续完善,北大医学构建了“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金字塔奖励体系,树立北医青年榜样,激励青年人才成长。2023年,北大医学评选并颁发第五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至今为止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已产生的30名获奖者中,有10位获奖者已成长为杰青、长江特聘等高层次科研人才;评选了第二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正在公示中),2022年首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刘涛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金红芳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夏青的“北大医学-新码生物联合实验室”转化落地,奖项激励效果显著。
第五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颁奖现场
02这一年,北大医学科研基地平台重大突破
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争取重大科研平台,通过超前布局、顶层设计、优势资源整合、多轮申报研讨等全流程服务,促进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年,北大医学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批独立建设,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设。其他国家级基地2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癌症整合组学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实现北大医学此类基地历史“0”的突破。
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癌症整合组学前沿科学中心
省部级基地3个: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免疫相关重大疾病科研基地、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北京实验室获批,实现北大医学在北京市实验室“0”的突破。
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北京实验室
03这一年,北大医学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培育科研项目,主动谋划、提前布局、一站式服务、精准帮扶多举措并行,持续提升科研项目获取能力。这一年,北大医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27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居兄弟单位第一。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均创历史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7项,立项数稳步增长并再创新高。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较历史最高点翻番;牵头获批重大项目1项,历年累计达7项;牵头获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历年累计达8项。
为支撑北大医学科研项目持续增长,北大医学更新了2024年度“扬帆计划”,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早期青年人才培育专项与交叉初期孵育项目支持,筑牢青年人才早期成长项目支持根基。
04这一年,北大医学成果奖项连破纪录
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培育奖励奖项,专场宣讲、分享经验、优化材料、协同答辩多举措并举,推动成果奖励再创新高。这一年,北大医学新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1项,创北京市奖项 “十年新高“。
3位专家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领跑医学院校。
口腔医院邓旭亮 、人民医院郭卫 、人民医院刘健
3位专家获评首届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占总榜医院战线的50%。
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8项成果入选(其中第一完成单位7项,含校本部医学成果 2 项),位列兄弟院校榜首。
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牵头4项。
2023年“科学探索奖”:1项,位列医学科学领域5位获奖人之一。
腾讯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1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名刊发表论文4篇。
05这一年,北大医学学术交流凸显成效
2023年,北大医学积极构建“高端论坛—青年论坛—青年沙龙” 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研发“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微信小程序,打造大中小三个层次、活动交流与日常交流相结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上线“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微信小程序,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交流和项目合作平台。截止2023年底刚上线不足2个月的 “北大医学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微信小程序,访问人次数2646人次,发布合作需求111项,达成合作33项。
举办2023北大医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北大医学第八届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主论坛邀请六位院士联袂登台,并做精彩报告,吸引了120余位医学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到场,4.2万余人次线上观看。
论坛合照
依次为致辞嘉宾乔杰院士,报告嘉宾詹启敏院士、蒋建东院士、黄荷凤院士、顾东风院士,座谈嘉宾董尔丹院士。
举办北大医学第九届青年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主论坛以“汇聚青年科技人才力量,赋能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位院士大咖、3位中流砥柱、5位青年代表共话青年人才成长,吸引了超4万人次线上观看。
乔杰院士致辞
沈洪兵院士做主旨报告
赵国屏院士做主旨报告
举办青年沙龙/大师讲堂14期(含大师讲堂2期),开创“线下交流视频号直播会后回放”三位一体的传播方式,在保障学术探讨深度的同时,将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实时推介给北大医学及全国的临床工作者和学术同仁。
青年科技沙龙2023年新形式:“线下直播回放”
马骏院士、饶子和院士主讲大师讲堂
建立跨机构联动机制,实现学术活动的共同策划和资源共享。与科学/美国科学促进会(science/aaas)举办联名沙龙,向全球4.2万余人次观众推介北大医学科技成果,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反响。
与science/aaas合办高端沙龙
06这一年,北大医学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2023年,北大医学倡导“负责任科研行为”,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效能。重视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规范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统筹北京大学人类遗传资源项目申报;优化伦理审查标准操作流程,参与国家伦理审查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伦理管理;通过军工保密资格认定,搭建涉密科研信息集中处理平台,培训提升全员科研保密意识;赴深圳医学中心专题宣讲调研,依法合规调查,坚守科研诚信底线。
2023年,北大医学持续完善新媒体矩阵,构建“北大医学科研公众号-北大医学科研视频号-北大医学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小程序-北京大学医学部公众号《科研成果扫描》专栏”四位一体创新学术交流传播平台。
2023年,在北京市科协指导和帮助下,北大医学积极推动各附属医院成立科协组织,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均已获批成立了医院科协,显著拓宽了科技工作者的成长空间。12月7日,医学部科研处组织召开“北大医学科协工作交流会”,推动各医院科协进一步加强组织联动,健全工作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更好的发挥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
回首2023,我们收获满满,展望2024,我们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最高追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医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服务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最后,科研处全体职工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北大医学科研处 2023年12月31日)